松岗新鲜牛奶订购
人们饮用牛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补充蛋白质、钙和其他维生素。牛奶中富含的营养很多,但重要有四种,分别是赖氨酸(一种蛋白质)、钙、维生素B2(核黄素)和维生素B12,虽然在超高温灭菌工艺中会有一些成分失去活性,但并没有降低牛奶中的营养。 首先,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技术处理后会产生变性,这属于物理变化,但蛋白质的变性对其营养价值没有影响。其次,牛奶中的钙,加热并不会影响人体对它的吸收利用;,牛奶经超高温后的确会使某些对热敏感的维生素会被破坏,但破坏程度很低。牛奶中除了维B2和维B12外,其他人类所需的维生素的含量较低,而且大多数维生素的获取途径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鲜奶的变质多数由于细菌的增殖所引起。也可能由于蛋白质的分解或脂肪的氧化而发生变质。生奶之中本来就含有大量细菌。据统计,奶牛体中的奶液,每毫包含500个以上的细菌,,当每毫升奶的细菌数增到107个时,奶液就显出明显的腐败变质。因此,控制鲜奶的质量关键在于及时冷却、灭菌,加强容器的并受到二次污染。 鲜奶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其中水分含量大,pH值接近中性,脂肪、蛋白质和乳糖的含量高,富有营养价值。每年4~6月间生产的鲜奶,其中的脂肪含量低,而以11~1月间生产的鲜奶,其脂肪含量高。
注意:不要喝生奶,喝鲜奶要高温加热的,以防病从口入;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因为空腹吃东西肠蠕动很快。奶中的营养物质尚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
与此相反,4~6月间生产的鲜奶,其中固体的非脂肪含量高,11~1月间生产的鲜奶,其固体的非脂肪成分含量。奶中的脂肪物质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成分更破坏。可是,脂肪本身也容易受到氧化等作用而变质败坏。多数的细菌在10℃~30℃温度范围内为活跃。限制鲜奶中细菌活化的较低温度为0℃~1℃,限制细菌生长的高温度为70℃。 因此,鲜奶在收集以后和销售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冷却到10℃以下,以抑制这时间内细菌的增殖。1.2鲜奶的巴氏灭菌出售饮用的鲜奶,经过巴氏灭菌处理,其目的是杀死奶中的细菌,以其质量。灭菌处理不应影响鲜奶的原有味道、外观和营养价值,温度不宜高。此外,通过灭菌处理,还可以消灭那些容易引起鲜奶变质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