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喝牛奶好吗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奶制品摄入量与推荐量相差较大,专家指出,奶制品摄入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并增加慢性病罹患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应摄入300~500克牛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有助于膳食结构平衡,并帮助补钙。 不过,300~500克是一个平均值,不必每天都喝这么多。有时饮用300克,有时600克,也没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某些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等,应摄取更多的奶类。
牛奶中的铁、铜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牛奶中的钙能增强骨骼和牙齿、减少骨骼病发生; 牛奶中的铁、铜和维生素A有美容作用; 牛奶中的酪氨酸能促进激素——血清素的大量增长; 牛奶中的镁能使心脏耐疲劳; 牛奶中的锌能使伤口更快愈合; 牛奶中的维生素B能提高视力; 喝牛奶能预防动脉硬化; 牛奶含钙高,吸收好; 睡前喝牛奶可帮助睡眠。 牛奶+橘汁或柠檬汁 有些人建议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这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注意:不要喝生奶,喝鲜奶要高温加热的,以防病从口入;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因为空腹吃东西肠蠕动很快。奶中的营养物质尚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
早餐后1-2小时后喝牛奶 有些成年人有早晨空腹喝牛奶的惯,这种方法不科学,原因是经过一个晚上睡眠休息人的胃早已排空,已作好吃饭消化食物的准备,这时胃的排空也很快,而牛奶又是流质的乳汁,胃排出更快。 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人胃中经胃蛋白酶及小肠的消化分解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在小肠内被吸收利用,空腹喝牛奶胃排空快使一些蛋白质未被分解成氨基酸,一些氨基酸在小肠内没有来得及吸收就被排入大肠,在大肠这些蛋白质和氨基酸被分解腐败变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使珍贵的蛋白质未能到应有的作用。还增加了人体的负担。